安全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代替GB5725—1997,GB16909—1997
2009-04-01發(fā)布2009-12-01實施
前 言
本標準的5.1.7~5.1.10、5.1.12、5.2.2.1~5.2.2.9、第7章和第8章為強制性條款,其余為推薦
性條款。
本標準代替GB5725—1997《安全網》、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網》。
本標準與GB5725—1997《安全網》、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網》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網目、初始下垂、A級密目式安全立網、B級密目式安全立網的定義;
———修改了部分術語和定義的解釋;
———增加了密目網的性能分級;
———增加了平(立)網網目邊長與規(guī)格尺寸的測量方法;
———增加了密目網網目密度及網寬度的測量方法;
———增加了對平(立)網網繩的斷裂強力要求;
———修改了平(立)網耐沖擊性能測試方法和要求;
———修改了密目網貫穿測試方法;
———增加了平(立)網耐候性測試方法的具體要求,作為規(guī)范性附錄B;
———增加了密目網的耐老化性測試;
———刪除了GB5725—1997《安全網》中的附錄B;
———刪除了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網》中的附錄A。
本標準附錄A、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泰州市大華化纖廠、泰州市君安繩網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文芬、陳倬為、肖義慶、張波、陸冰、鄧寶舉、劉宏娟。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5725—1985、GB5725—1997;
———GB16909—1997。
安 全 網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安全網的分類標記、技術要求、測試方法、檢驗規(guī)則及標識。
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等高處作業(yè)場所使用,防止人員或物體墜落的安全網。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5455 紡織品 燃燒性能試驗 垂直法
GB/T8834 繩索 有關物理和機械性能的測定
GB/T10125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
GB/T12903 個體防護裝備術語
GB/T14522 機械工業(yè)產品用塑料、涂料、橡膠材料人工氣候老化測試方法 熒光紫外燈
3 術語和定義
GB/T12903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安全網 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網具。
注1:安全網一般由網體、邊繩、系繩等組成。
注2:安全網按功能分為安全平網、安全立網及密目式安全立網。
3.2安全平網 安裝平面不垂直于水平面,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安全網,簡稱為平網。
3.3安全立網 安裝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用來防止人、物墜落,或用來避免、減輕墜落及物擊傷害的安全網,簡稱為立網。
3.4密目式安全立網 網眼孔徑不大于12mm,垂直于水平面安裝,用于阻擋人員、視線、自然風、飛濺及失控小物體的網,簡稱為密目網。
注:密目網一般由網體、開眼環(huán)扣、邊繩和附加系繩組成。
3.5A級密目式安全立網 在有墜落風險的場所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立網,簡稱為A級密目網。
3.6B級密目式安全立網 在沒有墜落風險或配合安全立網(護欄)完成墜落保護功能的密目式安全立網,簡稱為B級密目網。
3.7網目 由一系列繩等經編織或采用其他工藝形成的基本幾何形狀。
注:網目組合在一起構成安全網的主體。
3.8網目密度 密目網每百平方厘米面積內所具有的網孔數量。
3.9開眼環(huán)扣 密目網上用金屬或其他硬質材料制成,中間開有孔的環(huán)狀扣,兩個環(huán)扣間的距離叫環(huán)扣間距。
3.10邊繩 沿網體邊緣與網體連接的繩。
3.11系繩 把安全網固定在支撐物上的繩。
3.12筋繩 為增加平(立)網強度而有規(guī)則地穿在網體上的繩。
3.13網目邊長 平(立)網相鄰兩個網繩結或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
3.14初始下垂 水平懸掛好的安全網由于自重而造成的下垂距離。
3.15預加張力 在測試前,消除試樣不自然皺紋用的負荷。
3.16斷裂強力 網體試樣被拉伸至斷裂時所測得的最大拉伸力。
注:斷裂強力單位為牛(N)或千牛(kN)。
3.17斷裂伸長 試樣達到斷裂強力時的伸長。
注:斷裂伸長單位為毫米(mm)。
3.18接縫部位抗拉強力 在規(guī)定的測試條件下,對試樣施加拉力,當接縫部位撕裂時所測得的最大力。
注:接縫部位抗拉強力單位為牛(N)或千牛(kN)。
3.19梯形法撕裂強力 梯形試樣受拉伸時,試樣撕裂時所測得的最大拉伸力。
注:梯形法撕裂強力單位為牛(N)。
4 分類標記
4.1 平(立)網的分類標記由產品材料、產品分類及產品規(guī)格尺寸三部分組成:
———產品分類以字母P代表平網、字母L代表立網;
———產品規(guī)格尺寸以寬度×長度表示,單位為米;
———阻燃型網應在分類標記后加注“阻燃”字樣。
示例1:寬度為3m,長度為6m,材料為錦綸的平網表示為:錦綸P-3×6;
示例2:寬度為1.5m,長度為6m,材料為維綸的阻燃型立網表示為:維綸L-1.5×6阻燃。
4.2 密目網的分類標記由產品分類、產品規(guī)格尺寸和產品級別三部分組成:
———產品分類以字母ML代表密目網;
———產品規(guī)格尺寸以寬度×長度表示,單位為米;
———產品級別分為A級和B級。
注:寬度為1.8m,長度為10m的A級密目網表示為“ML1.8×10A級”。
5 技術要求
5.1 安全平(立)網
5.1.1 材料 平(立)網可采用錦綸、維綸、滌綸或其他材料制成,其物理性能、耐候性應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
5.1.2 質量 單張平(立)網質量不宜超過15kg。
5.1.3 繩結構 平(立)網上所用的網繩、邊繩、系繩、筋繩均應由不小于3股單繩制成。繩頭部分應經過編花、燎燙等處理,不應散開。
5.1.4 節(jié)點 平(立)網上的所有節(jié)點應固定。
5.1.5 網目形狀及邊長 平(立)網的網目形狀應為菱形或方形,按6.1.3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網目邊長,其網目邊長不應大于8cm。
5.1.6 規(guī)格尺寸 按6.1.4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平(立)網的規(guī)格尺寸,平網寬度不應小于3m,立網寬(高)度不應小于1.2m。平(立)網的規(guī)格尺寸與其標稱規(guī)格尺寸的允許偏差為±4%。
5.1.7 系繩間距及長度 平(立)網的系繩與網體應牢固連接,各系繩沿網邊均勻分布,相鄰兩系繩間距不應大于75cm,系繩長度不小于80cm。當筋繩加長用作系繩時,其系繩部分必須加長,且與邊繩系緊后,再折回邊繩系緊,至少形成雙根。
5.1.8 筋繩間距 平(立)網如有筋繩,則筋繩分布應合理,平網上兩根相鄰筋繩的距離不應小于30cm。
5.1.9 繩斷裂強力 按6.1.5的規(guī)定進行測試,平(立)網的繩斷裂強力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1 平(立)網繩斷裂強力要求
5.1.10 耐沖擊性能
按附錄A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平(立)網的耐沖擊性能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
5.1.11 耐候性
按附錄B的要求進行耐候性測試,平(立)網的繩斷裂強力應符合5.1.9的規(guī)定。
5.1.12 阻燃性能
阻燃型平(立)網按6.1.6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續(xù)燃、陰燃時間均不應大于4s。
5.2 密目式安全立網
5.2.1 一般要求
5.2.1.1 縫線不應有跳針、漏縫、縫邊應均勻。
5.2.1.2 每張密目網允許有一個縫接,縫接部位應端正牢固。
5.2.1.3 網體上不應有斷紗、破洞、變形及有礙使用的編織缺陷。
5.2.1.4 密目網各邊緣部位的開眼環(huán)扣應牢固可靠。
5.2.1.5 密目網的寬度應介于(1.2~2)m。長度由合同雙方協(xié)議條款指定,但最低不應小于2m。
5.2.1.6 按6.2.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網目、網寬度的允許偏差為±5%。
5.2.1.7 開眼環(huán)扣孔徑不應小于8mm。
5.2.1.8 按6.2.3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網眼孔徑不應大于12mm。
5.2.2 基本性能
5.2.2.1 斷裂強力×斷裂伸長
按6.2.4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長、寬方向的斷裂強力(kN)×斷裂伸長(mm):
———A級不應小于65kN·mm;
———B級不應小于50kN·mm。
5.2.2.2 接縫部位抗拉強力
按6.2.5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接縫部位抗拉強力不應小于斷裂強力。
5.2.2.3 梯形法撕裂強力
按6.2.6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長、寬方向的梯形法撕裂強力不應小于對應方向斷裂強力的5%。
5.2.2.4 開眼環(huán)扣強力
按6.2.7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長、寬方向的開眼環(huán)扣強力(N)不應小于2.45×對應方向環(huán)扣間距。
5.2.2.5 系繩斷裂強力
按6.2.8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系繩斷裂強力不應小于2000N。
5.2.2.6 耐貫穿性能
按6.2.9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不應被貫穿或出現明顯損傷。
5.2.2.7 耐沖擊性能
按6.2.10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邊繩不應破斷且網體撕裂形成的孔洞不應大于(200×50)mm。
5.2.2.8 耐腐蝕性能
按6.2.11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金屬零件應無紅銹及明顯腐蝕。
5.2.2.9 阻燃性能
按6.2.1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縱、橫方向的續(xù)燃及陰燃時間不應大于4s。
5.2.2.10 耐老化性能
按6.2.13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斷裂強力×斷裂伸長、梯形法撕裂強力和耐貫穿性能應分別符合
5.2.2.1、5.2.2.3、5.2.2.6的規(guī)定。
6 測試方法
6.1 安全平(立)網測試方法
6.1.1 平(立)網的繩結構、節(jié)點、網目形狀檢驗采用目測。
6.1.2 平(立)網的重量采用精度不低于0.05kg的秤稱量。
6.1.3 網目邊長的測量
平(立)網的網目邊長采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長度測量設備測量。
沿測量方向在相鄰的兩根平行網繩上各施加(10±1)N的預加張力,然后在其中一根網繩上測量連續(xù)狀個(狀≥10)網目的總邊長,除以測量的網目個數狀后得到安全網的網目邊長。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6.1.4 規(guī)格尺寸的測量
平(立)網的規(guī)格尺寸采用精度不低于10mm的長度測量設備測量。
沿測量方向在邊繩上施加(500±50)N的預加張力,然后測量平(立)網的邊長。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6.1.5 繩斷裂強力測試
從樣品網上隨機取下足夠長度的網繩、邊繩、筋繩,按GB/T8834的要求各制成三根試樣進行繩斷裂強力測試。網繩、邊繩結果取最小值,筋繩結果取最大值,數值均保留整數位。
6.1.6 阻燃性能測試
從樣品網上隨機取下長度為(300±5)mm的網繩、邊繩、系繩各5根,按GB/T5455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6.2 密目式安全立網測試方法
6.2.1 總則
測試使用的密目網,如果設計長度超過6m,則測試樣品的長度為6m;如果設計長度低于6m,則按實際樣品測試。如果設計寬度超過1.8m,則測試樣品的寬度為1.8m;如果設計寬度低于1.8m,則按實際樣品測試。
6.2.2 密目網寬度
在室內環(huán)境中,在測試樣品中心部位選擇連續(xù)3組相對的開眼環(huán)扣,每個環(huán)扣施加30N預加張力,測量邊繩最遠點組成的連線之間的距離。如果沒有邊繩則以扣眼中心為準。測量結果準確到1mm。如果在施加預加張力過程中,網發(fā)生損壞,則視為測試未通過。6.2.3 網目密度在室內環(huán)境中,使用截面直徑為12mm的圓柱試穿任意一個孔洞,應不得穿過。
6.2.4 斷裂強力(犽犖)×斷裂伸長(犿犿)
6.2.4.1 試樣分別沿長、寬方向從網體上隨機截取寬(50±1)mm、長(300±5)mm的試樣各3條。
6.2.4.2 測試步驟
將試樣夾持在精度1級的拉力試驗機鉗口上,鉗口寬度30mm,鉗口距離200mm,拉伸速度(200±10)mm/min,讀取測力計的最大值及對應伸長值。
6.2.4.3 測試結果分別計算每條試樣的斷裂強力(kN)×斷裂伸長(mm)值,按長、寬方向分別計算平均值作為測試數據。斷裂強力數值保留3位有效數字,斷裂伸長數值保留至整數位。
6.2.5 接縫部位抗拉強力
6.2.5.1 試樣從網體接縫處隨機截取寬(50±1)mm、長(300±5)mm的試樣各3條,保證接縫位于試樣中央。
6.2.5.2 測試步驟將試樣夾持在精度1級的拉力試驗機鉗口上,鉗口寬度30mm,鉗口距離200mm,拉伸速度(200±10)mm/min,直至試樣完全撕裂,觀察試樣撕裂位置。
6.2.5.3 測試結果如試樣撕裂發(fā)生在接縫兩邊10mm范圍內,則判定測試未通過。
6.2.6 梯形法撕裂強力
6.2.6.1 試樣分別沿長、寬方向從網體上隨機截取寬75mm、長150mm的試樣各3片。在試樣長邊中部剪10mm開口。
6.2.6.2 測試步驟將試樣按圖1夾持在精度1級的拉力試驗機鉗口上,鉗口寬度80mm,鉗口距離10mm,拉伸速度
(200±10)mm/min,直至完全撕裂,讀取測力計的最大值。
單位為毫米
6.2.6.3 測試結果
按長、寬方向分別計算平均值作為測試數據。測試結果單位為N,保留至整數位。6.2.7 開眼環(huán)扣強力
6.2.7.1 試樣
按長、寬方向從網邊截?。硞€試樣,規(guī)格為沿網邊方向網體長(450±5)mm、保留邊繩甩頭200mm
以上、中央有一個開眼環(huán)扣,網體方向長300mm以上。
6.2.7.2 測試步驟
將網邊通過開眼環(huán)扣及兩側邊繩固定在精度1級的材料試驗機一端鉗口上,網體夾持在材料試驗機另一端鉗口上,夾持點距離300mm,夾持寬度300mm,以(200±20)mm/min速度拉伸,讀取測力計讀數。
6.2.7.3 測試結果
按長、寬方向分別計算平均值作為測試數據。測試結果單位為N,保留至整數位。
6.2.8 系繩斷裂強力
6.2.8.1 試樣
試樣按GB/T8834規(guī)定的方法制備,數量為3根。
6.2.8.2 測試步驟
按GB/T8834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6.2.8.3 測試結果
計算平均值作為測試數據。測試結果單位為N,保留至整數位。
6.2.9 耐貫穿性能
6.2.9.1 試樣
按長、寬方向沿網邊截?。ǎ薄粒保碓嚇痈饕粔K,試樣應有一邊為完整網邊。
6.2.9.2 測試步驟
將試樣在自然狀態(tài)下,夾持在(1×1)m的框架內,斜放30°,網邊安裝在上方。距網中心高度1m釋放測試棒。測試棒直徑50mm、質量(5±0.2)kg、端面為測試棒的最小截面且邊角鋒利,圓角小于犚1。
6.2.9.3 測試結果
目測,如果測試棒穿過網體或出現測試棒可以穿過的撕裂空洞,則視為測試未通過。
6.2.10 耐沖擊性能
6.2.10.1 測試樣品
測試樣品為可以銷售、使用或在用的完整密目網。
6.2.10.2 測試步驟
按附錄A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試驗高度如下:
———A級:1.8m;
———B級:1.2m。
6.2.10.3 測試結果
以截面(200×50)mm的立方體不能穿過撕裂空洞視為測試通過。測試結果以測試重物吊起之前為準,立方體穿過撕裂空洞時不應施加明顯的外力。
6.2.11 耐腐蝕性能
6.2.11.1 試樣
沿網邊截取帶連續(xù)3個開眼環(huán)扣的網片,寬度30mm。
6.2.11.2 測試步驟
所有金屬零件按GB/T10125中規(guī)定的中性鹽霧(NSS)測試方法進行,測試周期為2d。
6.2.12 阻燃性能
按GB/T5455中規(guī)定的測試方法進行。6.2.13 耐老化性能
實際使用時間超過1年的密目網可以不做此項。
6.2.13.1 試樣
分別按6.2.4.1、6.2.6.1和6.2.9.1裁取試樣。
6.2.13.2 老化處理
有機材料采用紫外線照射(A法)和氙燈照射(B法)兩種方法。仲裁以A法為準。
含金屬絲(纖維)網體應額外采用鹽霧法(C法)預處理。
6.2.13.2.1 紫外線照射(A法)
應保證試樣中心面向燈泡距離為(400±20)mm;正常工作時箱內溫度不超過60℃,燈泡為標稱450W的紫外高壓氙氣燈,推薦的型號為XBO450W/4或CSX450W/4。連續(xù)照射260h,放置1h后測試。
6.2.13.2.2 氙燈照射(B法)
氙燈波長在(280~800)nm范圍內的輻射能可測量;黑板溫度(70±3)℃;相對濕度(50±5)%;噴水或噴霧周期每隔102min噴水18min。試樣中心累計接受波長(280~800)nm范圍內的輻射能量為0.8GJ/m2,放置1h后測試。
6.2.13.2.3 鹽霧法(C法)
按GB/T10125中規(guī)定的中性鹽霧(NSS)測試方法進行,測試周期為7d。
6.2.13.3 測試結果經老化處理后的試樣分別按6.2.4、6.2.6和6.2.9中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斷裂強力×斷裂伸長、梯形法撕裂強力和耐貫穿性能,結果應符合5.2.2.10的規(guī)定。
7 檢驗規(guī)則
7.1 檢驗類別
檢驗類別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7.2 出廠檢驗
生產企業(yè)應對所生產的安全網批次逐批進行出廠檢驗,檢驗項目、單項檢驗樣本大小、不合格分類、判定數組見表3及表4。
?。罚场⌒褪綑z驗
7.3.1 有下列情況時需進行型式檢驗:
———新產品鑒定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正式生產后,當原材料、生產工藝、產品結構形式等發(fā)生較大變化,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停產超過半年后恢復生產時;
———周期檢查,每年一次;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
———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
7.3.2 樣本由提出檢驗的單位或委托第三方從企業(yè)出廠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樣品數量以滿足
全部測試項目要求為原則。
?。浮俗R
?。福薄∑剑ⅲ┚W的標識由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書組成。
?。福保薄∑剑ⅲ┚W的永久標識:
———本標準號;
———產品合格證;
———產品名稱及分類標記;
———制造商名稱、地址;
———生產日期;
———其他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必須具備的標記或標志。
?。福保病≈圃焐虘诋a品的最小包裝內提供產品說明書,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平(立)網安裝、使用及拆除的注意事項;
———儲存、維護及檢查;
———使用期限;
———在何種情況下應停止使用。
?。福病∶苣烤W的標識由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組成。
?。福玻薄∶苣渴桨踩⒕W的永久標識:
———本標準號;
———產品合格證;
———產品名稱及分類標記;
———制造商名稱、地址;
———生產日期;
———其他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必須具備的標記或標志。
?。福玻病∨抗┴浀拿苣烤W應在最小包裝內提供產品說明,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密目網的適用和不適用場所;
———使用期限;
———整體報廢條件或要求;
———清潔、維護、儲存的方法;
———拴掛方法;
———日常檢查的方法和部位;
———使用注意事項;
———警示“不得作為平網使用”;
———警示“B級產品必須配合立網或護欄使用才能起到墜落防護作用”;
———為合格品的聲明。
附 錄 A
?。ㄒ?guī)范性附錄)
安全網的耐沖擊性能測試
1 原理
利用專用的測試裝置,使測試球從規(guī)定的高度自由落入測試網,根據其破壞程度來判斷安全網的耐沖擊性能。
A.2 測試設備
A.2.1 測試重物
A.2.1.1 表面光滑,直徑為(500±10)mm,質量為(100±1)kg的鋼球。
A.2.1.2 底面直徑為(550±10)mm,高度不超過900mm,質量為(120±1)kg的圓柱形沙包。
A.2.1.3 出廠檢驗可選用A.2.1中規(guī)定的任意一種測試重物。
A.2.1.4 型式檢驗、仲裁檢驗等應使用A.2.1.1中規(guī)定的測試重物。
A.2.2 測試吊架
能將測試重物提升、并在規(guī)定的位置釋放使之自由落下的測試吊架一個。
A.2.3 安全網測試框架
長6m、寬3m,距地面高度為3m,采用管徑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mm的鋼管牢固焊接而
成的剛性框架。
A.3 測試樣品
規(guī)格尺寸為3m×6m的平網或立網,或可以銷售、使用或在用的完整密目網。
A.4 測試方法
安全網的耐沖擊性能測試如圖A.1所示。
A.4.1 試驗高度犎:平網為7m,立網為2m,A級密目網為1.8m,B級密目網為1.2m。
A.4.2 沖擊點應為樣品的幾何中心位置。
A.4.3 測試步驟
A.4.3.1 將測試樣品牢固系在測試框架上;
A.4.3.2 提升測試吊架,將測試重物提升到規(guī)定高度,使其底面與樣品網安裝平面間的距離再加上樣
品網的初始下垂等于試驗高度犎,然后釋放測試重物使之自由落下;
A.4.3.3 觀察樣品情況。
A.5 測試結果的評定
平(立)網按表2的規(guī)定,密目網按6.2.10.3的規(guī)定進行測試結果的評定,并記錄測試結果。
附 錄 B
?。ㄒ?guī)范性附錄)
平(立)網的耐候性測試
B.1 原理
通過采用模擬戶外濕熱自然大氣中主要因素的人工氣候加速測試方法,測試平(立)網的耐候性。
B.2 測試設備
符合GB/T14522要求的耐候測試箱。
B.3 測試樣品
從樣品網上分別取3根邊繩、3根網繩,按GB/T8834的要求制成樣繩。
B.4 測試方法
B.4.1 按照GB/T1452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B.4.2 采用熒光紫外線測試時,光照溫度采用60℃±3℃,光照和冷凝周期選擇4h光照、4h冷凝。
B.4.3 采用氙燈人工氣候測試時,黑板溫度為63℃±3℃,相對濕度為65%±5%,噴水周期為每102min噴水18min。
B.4.4 測試周期為14d。
B.5 測試結果的評定
測試后的樣品按照6.1.5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斷裂強力測試,結果應符合5.1.9的要求。
附 錄 C
?。ㄙY料性附錄)
包裝、運輸、儲存的一般要求
C.1 每張安全網宜用塑料薄膜、紙袋等獨立包裝,內附產品說明書、出廠檢驗合格證及其他按有關規(guī)定必須提供的文件。
C.2 安全網的外包裝可采用紙箱、丙綸薄膜袋等。
C.3 安全網應由專人保管發(fā)放,如暫不使用,應存放在通風、避光、隔熱、無化學品污染的倉庫或專用場所。
C.4 如安全網的貯存期超過兩年,應按0.2%抽樣,不足1000張時抽樣2張進行耐沖擊性能測試,測試合格后方可銷售使用。
安全帶檢驗方法GB6096-85
本標準適用于高處圍桿,懸掛和攀登作業(yè)。
安全帶各部件和整體要做負荷試驗。分靜負荷和沖擊試驗兩部分。
1 靜負荷試驗和要求
1.1 安全帶各部件(包括帶、繩、金屬配件和使用的縫線)和圍桿帶、繩整體做靜負荷試驗,按GB 6095-85 《安全帶》的5.l條規(guī)定進行,合格后,才能組裝成安全帶。整體圍桿帶或繩做4412.7N(450kgf)靜負荷測試,合格后,才能批量生產。
1.2 試驗設備
49000N(5t)拉力試驗機1臺;
980.6N(100kg)拉力試驗機1臺;
試驗架一座;
0.5t卷揚機一臺;
整體靜負荷試驗裝置一套如圖10。1.3 各部件檢驗情況
1.3.1 安全帶、繩的試件結構尺寸見圖1、圖2。繩的兩端應插成3~4道花的繩環(huán)。
1一縫線;2一鉚釘;3一帶 l一繩環(huán); 2—編結花; 3—繩圖1 帶的試件尺寸 圖2 繩的試件尺寸
1.3.2 金屬配件的試件結構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1.3.3 安全鉤靜負荷試驗連接形式,見圖上圖4、圖5、圖6、圖7。
l一夾具;2—扁鋼鉤;A、B—加力處
圖3 扁鋼鉤測試
l一夾具;2一圓鋼鉤;A、B—加力處
圖4 圓鋼鉤測試圖
l一繩;2一自鎖約;3一夾具;A、B—加力處
圖5 封閉式自鎖鉤測試圖
l一繩;2—開啟式自鎖鉤;3—掛鉤;4—夾具;A、B—加力處
圖6 開啟式自鎖鉤測試圖
l、4一夾具;2—掛鉤框;3一攀登鉤;A、B—加力處
圖7 攀登掛鉤測試圖1.3.4 各種連接環(huán)靜負荷試驗的連接形式,見圖8。
l一板鉤夾具; 2—半圓環(huán); 3—U型環(huán)夾具; 4—圓環(huán); 5—三角環(huán); 6—品字環(huán); 7—8字環(huán)
圖8 連接環(huán)和試驗用具圖
1.3.5 安全帶卡子靜負荷試驗連接形式,見圖9。
1、3—夾具;2—腰帶扣;A、B—加力處圍桿帶或繩做整體測試的連接形式,見圖10。
l一夾具;2—安全帶;3—半圓環(huán);4—鉤;5—三角環(huán);
6—圍桿帶或圍桿繩;7—木輪;A—加力處;B—固定端
圖10 圍桿帶或繩整體靜負荷試驗圖
1.5 縫線試驗
將線控在夾具上作拉力試驗,要求破斷負荷為156.8N(16kgf),拉斷速度100mm/min。
1.6 安全帶部件和整體的負荷測試
安全帶部件和整體做負荷測試時,拉伸速度為100mm/min。
2 沖擊試驗和要求
2.1 試驗設備:
a.沖擊架一座;
b.釋放器一個;
c. 0.5t卷揚機一臺;
d.拉壓式應變傳感器一個;
e.數據放大器一個;
f.記憶示波器一個;
g.峰值電壓表一個;
h.DC電源一個;
試驗設備按圖11次序裝配:
圖11 安全帶沖擊試驗儀器裝置方框圖
2.2 懸掛安全帶進行沖擊試驗,不允許部件有破斷、裂紋和脫鉤情況出現。
2.3 懸掛安全帶做沖擊試驗,一般提升模擬人型時要使腰帶和懸掛處成一水平位置,見圖12。
l一釋放器;2一安全帶;3一模擬人型; l、8一鉤;2—圓環(huán);3一吊繩;4—自鎖鉤;
4、7—繩;5—鉤;6—圓環(huán) 5—釋放器;6—模擬人型;7—安全帶
圖12 安全帶沖擊測試方法圖 圖13 自鎖構安全帶沖擊試驗圖
2.4 架子工用安全帶做沖擊試驗時,要將模擬人型提高1m進行。
2.5 自鎖鉤安全帶做沖擊試驗,要求自鎖鉤放置在距上端繩長0.8m處,其下滑距離不得大于1.2m,見圖13。
2.6 攀登固定式安全帶,吊繩固定在梯子、鐵塔、桅桿等用具的兩端,其試驗和要求按2.5條規(guī)定進行。
2.7 單腰帶式安全帶的檢驗數據不超過8825.4N(900kgf)。
3 緩沖器和速差式自控器的試驗和要求
3.1 試驗設備同2.l、2.2條。
3.2 3m以上長繩應加緩沖器聯結使用。緩沖器在4m沖距,沖力在8825.4N(900kgf)以下為合格。試驗方法,見圖14。 3.3 速差式自控器固定懸掛在作業(yè)點上方,將自控器內的繩索和安全帶上半圓環(huán)聯結,可任意將繩索拉出,在一定位置上作業(yè)。工作完畢,人向上移動,繩即自行收回自控器內。墜落時自控器受速度影響進行制動控制。試驗時,拉出繩長0.8m,要求模擬人體墜落時下滑距離不超過1.2m為合格,見圖15。
l、4—繩;2一鉤;3一速差式自控器;
5一模擬人型;6—釋放器;7—安全帶
圖14 速差式自控器和安全帶聯結試驗圖
3.4 安全帶可以和自鎖鉤、緩沖器及速差式自控器聯合使用,見圖16。
l、4—繩;2—鉤;3一速差式自控器;5—三角環(huán);6—緩沖器;7一模擬人型;8一安全帶
圖15 安全帶、緩沖器和速差式自控器聯用圖
3.5 測試用的計量設備,應按期到計量單位檢驗其精度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提出。
本標準由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負責起草。